|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產品品牌:東方美人茶
產品型號:白毫烏龍
凈重:300克
等級:一級
產品產地:臺灣新竹縣峨嵋鄉(xiāng)
產品材料:白毫烏龍
「白毫烏龍」又名「東方美人」、「椪風茶」,是臺灣獨有、同時也讓世界各地無數(shù)茶人萬分驚豔的茶款。
這款白毫烏龍來自臺灣北部的新竹峨眉茶區(qū)。主要產季在夏天,茶葉生長期間被一種稱為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的小蟲叮咬「著涎」後取以製茶,製成的茶葉外觀紅毫黃毫橙豪白毫畢現(xiàn),非常美麗;香氣如花似蜜、果香襲人,口感則甜潤爽醇、回甘無窮,堪稱臺灣名茶中最「美味」的茶款;不管是熱沖或冷泡,都十分合宜。
東方美人茶是臺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是半發(fā)酵青茶中,發(fā)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fā)酵度為60%,也些則多達75-85%,故不會產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澀。主要產地在臺灣的新竹、苗栗一帶,近年臺北坪林、石碇一帶亦是新興產區(qū)。
東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端午節(jié)前后10天。東方美人茶最特別的地方在于,茶菁必須讓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叮咬吸食,昆蟲的唾液與茶葉酵素混合出特別的香氣,茶的好壞決定于小綠葉蟬的叮咬程度,同時也是東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來源,也因為要讓小綠葉蟬生長良好,東方美人茶在生產過程絕不能使用農藥,因此生產較為不易,也更顯其珍貴。在制作方面東方美人茶必需經(jīng)手工采摘一心二葉,再以傳統(tǒng)技術精制而成高級烏龍茶,制茶過程的特點是:炒菁后,需多一道以布包裹,置入竹簍或鐵桶內的靜置回潤或稱回軟的二度發(fā)酵程序,再進行揉捻、解塊、烘干而制成毛茶。
東方美人茶名字的由來,據(jù)聞是英國茶商將茶獻給維多利亞女王,黃澄清透的色澤與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贊不絕口,既然來自東方福爾摩沙,就賜名「東方美人茶」了。
東方美人茶的沖泡方法:
熱沖泡:選擇傳熱、散熱快的沖泡器,以瓷壺較佳。水溫不宜過高,80-90℃為宜
冷沖泡:4克茶葉泡600毫升常溫的水,冷藏6-8小時后可飲用
命名傳說
東方美人茶原稱膨風茶(「膨風」是臺灣俚語「吹?!怪猓鄠髟缙谟幸徊柁r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乃挑至城中販售,沒想到竟因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迎,回鄉(xiāng)后向鄉(xiāng)人提及此事,竟被指為吹牛,從此膨風茶之名不脛而走。
一說是臺灣光復初期曾任新竹縣北埔鄉(xiāng)長的姜阿新,在日治時期參加茶展,其參展的茶葉被當時的臺灣總督府以一擔(100斤)2000日圓高價收購,消息傳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為 膨風 ,后經(jīng)報紙披露證實,膨風茶之名才傳遍千里,流傳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稱為椪風茶
又相傳百年前,英國茶商將膨風茶呈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由于沖泡后,其外觀艷麗,猶如絕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嘗后,女王贊不絕口而賜名 東方美人
或傳說是1960年左右,膨風茶在英國舉辦的世界食物博覽會上得銀牌獎,而獻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品嘗。女王品嘗后,贊不絕口,賜名 東方美人茶 。
又早期膨風茶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出口前,需在 番莊館 再經(jīng)過一道烘焙與揀茶的精制過程,故舊稱為 番莊烏龍 。
又據(jù)說,如在膨風茶的茶湯內加一滴 白蘭地酒 ,風味更佳,深受歐美人士喜愛,而被稱為 香檳烏龍 。
東方美人亦有福壽茶之稱,傳為謝前副總統(tǒng)東閔先生所命名。
今日的膨風茶主產于新竹苗栗地區(qū),包裝上的名稱各地不同。產于新竹縣北浦鄉(xiāng),名 膨風茶 或 椪風茶 ;產于新竹縣峨嵋鄉(xiāng),名 東方美人茶 ;產于苗栗縣頭傷鄉(xiāng)、三灣鄉(xiāng),則沿用舊稱 番莊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