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國內同行評Oculus收購案:Facebook開價太大膽

國內同行評Oculus收購案:Facebook開價太大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3-27 08:59  瀏覽次數:28
  Facebook今日又創(chuàng)造了一筆讓人意外的收購交易。在同樣涉足虛擬現實業(yè)務的國內同行看來,Facebook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虛擬現實設備公司Oculus VR,這實在是一場大膽且激進的收購舉動。
  “從技術角度看,Oculus產品的技術積累和門檻并不高。它生產的頭戴式顯示器簡單說來就是將一個手機的LCD屏幕放在了一個外罩里。但Facebook愿意給其估值20億美元,則充分說明了Oculus在商業(yè)推廣、產品包裝和游說能力方面的強大。它讓游戲行業(yè)和社交巨頭都認可了虛擬現實的前景。”
  這是北京諾亦騰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技術官戴若犁了解這場收購交易后的第一個判斷。作為一家動作捕捉技術公司,諾亦騰公司的部分業(yè)務就涉及到虛擬現實。
  戴若犁本人早在2012年,也就是Oculus Rift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面世籌資時,就訂購了第一代的開發(fā)者版?,F在他幾乎每天都會體驗一下Oculus,以測試虛擬現實世界里的游戲體驗。
  從第一代版本的體驗來看,Oculus創(chuàng)造的游戲體驗還并不完美,它的使用門檻也很高。一般頭戴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因為帶著頭罩會感覺到重、悶、暈。但這些問題在已經接受預訂的二代開發(fā)版本里應該都會逐漸解決。
  雖然技術門檻低、產品體驗也還在完善過程中,但Oculus對于產業(yè)最大的貢獻在于,它將一個已經在實驗室里被人用過很久的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器以極低的價格帶入大眾市場。
  戴若犁介紹,Oculus用一種巧妙的技術和硬件組合手段,把原先數千美元甚至近萬美元的設備價格降到了300美元,這是它能成功說服眾多知名游戲開發(fā)商愿意為這臺設備提供游戲適配版本的基礎。
  在推廣一個新虛擬現實產品時,Oculus團隊在最關鍵的幾個點以很強的執(zhí)行力完成,包括降低產品價格、讓操作簡單易用、說服眾多明星游戲和開發(fā)者為產品背書、高效的商業(yè)策劃和推廣包裝能力。
   “其實可以將Oculus和蘋果去年以3.6億美元收購的技術公司PrimeSense進行對比。”戴若犁評價,PrimeSense公司從技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門檻方面其實比Oculus強大得多,這家公司是微軟Kincet設備的人機交互技術提供商,但它卻只能賣3.6億美元。相比于Oculus的20億美元,只能說后者在商業(yè)運作能力上的強大讓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另外一家可以與之對比的則是體感控制器公司Leap Motion。戴若犁稱,這家公司最近竟然傳出因產品銷量未達預期,即將進行裁員的消息。
  其實Leap Motion的銷量已經接近了50萬臺,但這個數字還是低于預期的500萬。而Oculus Rift的開發(fā)版產品銷量卻僅有7.5萬臺。對于一個連正式的消費者版本都沒有,而且在銷量方面也并沒有明顯優(yōu)勢的公司卻獲得了完全不同的境遇,這也是Oculus公司讓人意外的一點。
  雖然這樣的收購價格的確讓戴若犁感到驚訝,不過對于他所處的整個虛擬現實產業(yè)卻是重大利好。“當Facebook這樣的社交巨頭都愿意以20億美元的價格押寶這個領域,那我們在向外界介紹虛擬現實的前景時,也會更容易讓人看到這個領域的未來。”
  當然,這個交易的另一個潛在受益方則不得不提Kickstarter。作為這家眾籌網站上出現的最大價格被收購的產品,Oculus Rift的明星產品效應或將吸引更多的硬件創(chuàng)業(yè)者愿意在這個平臺上展示下一代的炫酷產品。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