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流行起來!中國科學玩具第一供應(yīng)商:Recesky榮譽出品 1877年愛迪生制成了留聲機,實現(xiàn)了錄音和錄音的再現(xiàn).但留聲機主要用
機械方式來留聲和使聲音再現(xiàn).它聲音很輕,錄音時還得對著大喇叭大聲講話和歌唱,很不方便. 為了改進這種錄音機,許多國家的發(fā)明家都進行著努力,他們利用完全不同的原理來錄下聲音. 首獲成功的是丹麥的玻森.他利用磁性把聲波記錄在鐵絲上.鐵在磁力的作用下變成磁鐵,在磁力消失后鐵絲仍帶有磁性,科學家稱它為剩磁.加上的磁力越大,剩磁就越強.如果把聲波的變化變成電流的變化,(這早已為愛迪生、貝爾等人解決)再通過電磁鐵把電流變回為磁力的變化,進而把這磁力拖加在鐵絲上,這樣強弱不同的聲音變成了剩磁的變化,也就是錄下了聲音. 在1900年的巴黎展覽會上,玻森展出的錄音機獲得成功.玻森把莫爾斯信號的電極變成磁性變化而錄在鐵絲上.隨著電話研究的進展,將聲音變成電流又變成磁性越來越完善,已能將人物講話、歌唱、甚至交響樂都錄在鐵絲和鋼帶上. 當時的磁性錄音要用質(zhì)量很高的鋼絲和鋼帶,非常笨重和不方便.首先改進這一點的是德國人弗勞伊瑪.他將鐵粉涂在紙帶上代替鐵絲和鋼帶,并于1936年獲得成功.紙帶價格便宜,攜帶方便,很快為人們所接受并發(fā)展起來. 使磁性錄音機獲得大發(fā)展的第一功臣當推美國人馬文 卡姆拉斯.由于他持續(xù)不斷地努力和改進,才使磁帶錄音發(fā)展到今天這樣幾乎完美的地步. 馬文 卡姆拉斯從小就喜歡動手制作東西,并酷愛無線電.還在求學時代他就制作了一架靈敏的晶體管收音機,而后又自制了火花式發(fā)射機.當他剛制成發(fā)射機并作試驗時,對周圍鄰居的收音機產(chǎn)生了干擾,人們還抱怨說:`這大概又是馬文在搞他的發(fā)明了.' 馬文有個堂兄喜歡在浴室里歌唱并幻想有朝一日成為一名歌唱家,他自認為唱的每個音符都可與收音機中播放的歌唱家的歌聲媲美.他想,如能將自己的歌錄在當時已出現(xiàn)的唱片上,該有多好!于是他就找上了堂弟 馬文 卡姆拉斯,要他設(shè)法幫忙.而馬文卻想:僅為了練習,用唱片錄音,太浪費了.得另用他法錄制.馬文想,如果能把聲音錄在鋼絲上就好了.但鋼絲從一個卷軸繞到另一個卷軸時會發(fā)生扭曲,從而損壞錄上去的磁信號,怎么辦呢?馬文試圖做到在鋼絲表層勻稱地錄下聲音.這就不能用玻森的鋼絲和針尖接觸的辦法.因為這樣鋼絲僅在與針尖接觸的地方才能磁化. 馬文采用完整的磁圈作為磁頭,鋼絲穿過線圈并與磁圈保持一定間隔,這樣就能利用鋼絲周圍的空氣間隔進行錄音.因為這一層氣除包圍在鋼絲的表層,所以它是均勻的.有了好的想法,馬文立即動手用學校里的車床做成卷軸制成一臺新原理的鋼絲錄音機. 馬文 卡姆拉斯把堂兄頗為得意地哼著`物基 都德爾'的曲調(diào)進行錄音.在把錄好的鋼絲卷回來時,可聽到逆向的歌聲.但在放音時,卻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馬文繼續(xù)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是磁頭被磁化了.所以當?shù)罐D(zhuǎn)鋼絲時,聲音就給擦掉了.于是他再給磁頭進行消磁,這樣,無論在正轉(zhuǎn)或倒轉(zhuǎn)時都能放出錄音,`物基 都德爾'的歌聲響徹房間.馬文和堂兄都快樂極了.這次成功是在1937年. 馬文將試驗成功的錄音機放在堂兄屋中.晚上來了很多同學和鄰居,濟濟一堂,誰都可以聽聽自己的嗓音是怎樣的.人們都為機器能如此真實地將聲音錄在鋼絲上面贊不絕口. 馬文 卡姆拉斯是個不滿足現(xiàn)狀的發(fā)明家.他的新型鋼絲錄音機已獲很大成功.為了普及,他致力于將鋼絲錄音向塑料錄音的轉(zhuǎn)化.他進行了數(shù)千種不同材料的試驗,找到了較為理想的磁性顆粒 針狀 型氧化鐵粉. 將這些粉末混入亮漆或凡立水中,然后再涂在紙帶或塑料帶上.當涂料未干時,將它放入磁場,所有的顆粒就會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這種方向使錄音成為可能.直至今日,馬文 卡姆拉斯的磁粉還被使用著.他終于制成了又輕又薄的塑料磁帶. 馬文 卡姆拉斯最終目標是`高保真'`立體聲'.這還需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 馬文自認為他最奇妙的發(fā)現(xiàn)是`高頻偏振'.在一次試驗中,馬文試圖錄下某高頻信號,結(jié)果沒能成功,但在放音時卻聽到平時無法錄到的頻率很低的聲音.甚至聽到真空管中燈絲振動而發(fā)出的叮當聲.如果沒經(jīng)過高頻處理的磁帶就完全放不出這些聲音.于是馬文嘗試錄下自己的聲音.他用高頻處理過的磁帶錄下的第一個聲音是`試驗一、二、三、四'.重放時,聲音是那么響亮和清晰!馬文十分激動.這太偶然了!為了錄下高頻信號,卻使磁帶性能得到如此改善.他一直想得到的`高保真'聲音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而后馬文又發(fā)明了有幾個聲道的真實的立體聲錄音.在他以前,人們僅把一個聲音用幾個喇叭放在不同位置去播放.其實那根本不是立體聲.馬文在錄音時就采用可錄不同頻率的裝置錄下,然后再用適應(yīng)不同頻率的喇叭播放.這樣,你就是在家中也能得到和劇場相近的效果.這也就是今天的所謂`高保真多頻道立體聲'放音了. 馬文 卡姆拉斯并沒滿足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在科技發(fā)明日新月異的時代,他又卓有遠見地將磁帶與電腦裝置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新的奇跡. 磁帶實際是個記錄裝置,馬文將它和電腦搭配,為電腦存儲數(shù)據(jù).使電腦成為有`記憶'的活機器. 磁帶還可用于圖書館的資料儲存.為了弄清和研究某些問題,人們往往在圖書館花上幾周幾月的時間翻閱成百本書.現(xiàn)在書上的信息全能用磁帶記錄轉(zhuǎn)入電腦中,只要需要,立即能將儲存的信息在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今天的磁帶錄音不僅僅應(yīng)用在文化娛樂上,它在教育科研、國防軍事、經(jīng)濟建設(shè)中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馬文 卡姆拉斯從錄下堂兄唱歌的鋼絲錄音機開始,至今已取得500多項發(fā)明專利.這是多么驚人的成就!馬文在1979年被授予美國最佳發(fā)明家稱號,1985年他的名字被列入美國著名發(fā)明家紀念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