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記得上大學那會,聽過一句話,在中關村,迎面走來三個人,其中有兩個是研究生,另外一個是本科生。不得不令人驚嘆我國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二三十年前,一個大專生就可以使眾人頻頻投來羨慕的眼光,畢業(yè)后可以分配工作,可以到最好的單位參加工作,有分房等高福利待遇。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教育水平的日益普及,日益提高,關于人才的標準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本科生似乎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畢業(yè)后參加就業(yè)得到的關注度遠不如研究生,待遇也有差距,這點恐怕在參加各種招聘會的本科生所深有體會的吧。 話又說回來,中國人普遍存在一種 學歷情結(jié) ,以前由于經(jīng)濟水平的影響,普通民眾家庭忙于生計,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對子女的教育也就光顧不到了。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12年義務教育政策給千千萬萬家庭減輕了子女教育負擔,當然還有助學貸款等等眾多優(yōu)惠政策,此外,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也給個人教育掃清了最后的障礙。人們也就越來越關注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甚至不惜重金也要上高等院校,拿到高學位證。 這既有制度原因,也有個人原因。目前我國在各種人才的選拔、評價機制上,學歷是主要的衡量標準。個人對學歷的追求也帶有某種迫不得已的成分,一定要有個很好的學歷,才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林新奇說。 據(jù)調(diào)查顯示,對于社會尊重高學歷者的原因,77.6%的人認為是現(xiàn)實原因,學歷是社會選拔人才的主要依據(jù)之一;67.0%的人認為是制度原因,晉升或招聘有明顯的學歷門檻;還有53.9%的人認為是歷史原因,科舉文化影響深遠。 對此,一位資深媒體編輯直言,就業(yè)市場和晉升機制等方面的 高學歷熱 ,早已是國計民生級別的大事了?,F(xiàn)實中,差不多每個普通家庭都在把本人和子女教育作為家庭支出的優(yōu)先項目,除了追求盡可能高優(yōu)的正規(guī)學歷,同時還在為各種證書和 擇校 支付額外費用。可以說, 高學歷熱 不僅加重了我們社會的運行成本,還嚴重擠占了寶貴的國民收入資源。持續(xù)攀升的高房價,已變相消耗了眾多普通家庭的家底,如果學歷熱再高燒不退,普通家庭還怎么敢放手消費呢?打破學歷熱的惡性循環(huán),已成為我們社會的當務之急。 因此,社會要改變風氣,不能以高學歷論英雄,尤其是我們眾多的招聘企業(yè),要建立全面的人才評估標準,不能唯學歷是瞻,我們要充分尊重人才,培養(yǎng)方方面面的人才,讓人盡所能,物盡所需,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好的,良性的發(fā)展。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青島起點培訓網(wǎng)http://www.peixunq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