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中華忠烈,真是不絕如縷。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陳子龍、張名振、瞿式耜、張同敞、張煌言,或為封疆大臣,或為布衣文士,國難之時,他們皆臨危不懼,挺身赴難,百撓不屈,殺身成仁。這種冒死不顧、為義殉身的宏大景象,極大拓展了作為偉大民族的想象力和視野,已經(jīng)定格為統(tǒng)一的大一統(tǒng)民族國家不可或缺的精神核心?! 』仡櫮莻€崩潰的時代,在那個病態(tài)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亂社會中,甚至是慷慨成仁的自我犧牲,都會被認作是一種消極的反抗行為。隨波逐流呢,又不能帶來真正的解脫。于是,對于動蕩、殺伐年代的讀書人來說,人生變成了一種絕望的煎熬過程?! ≡?亡天下 的淺層憂慮和 失身家 的深層恐懼二重夾擊下,明末清初的中國土大夫階層,面對一個即將完全傾覆的世界,惶恐之余,他們?nèi)找嫫D難地要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順從恭卑地自暴自棄,心如止水地削發(fā)為僧,棄暴力而合作地加入 新朝 一人生的道路有那么多蜿蜒和歧路,出現(xiàn)在血染泥濘的中華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