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種類:種子 | 分類:工程用草花種子 |
品種:國槐 | 類別:觀葉類 |
應用場景:綠化工程 | 播種期:春 |
包裝方式:分裝 | 產(chǎn)地:國產(chǎn) |
品種純度:99.9(%) | 等級:1 |
病蟲害:無 | 繁殖方式:播種苗 |
生長適溫:25(℃) | 凈度:99(%) |
含水量:1(%) | 發(fā)芽率:95(%) |
百粒重/千粒重:1(g) |
?。?)龍爪槐:小枝彎曲下垂,樹冠呈傘狀,園林中多有栽植。
?。?)紫花槐:小葉15-17枚,葉被有藍灰色絲狀短柔毛,花的翼瓣和龍骨瓣常帶紫色,花期最遲。
?。?)五葉槐:小葉3-5簇生,頂生小葉常3裂,側生小葉下部常有大裂片。
?。?)金枝槐:側生小葉下部常有大裂片,葉背有毛,枝條黃色。
?。?)金葉槐:春、夏、秋三季葉片呈金黃色,枝條是綠色。
?。?)金枝垂槐:春夏秋冬四季枝條下垂,冬季落葉后,垂枝為金黃色,耀眼奪目。
?。?)國槐:枝葉茂密,造型漂亮。
國槐,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石灰及輕度鹽堿地(含鹽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甚至在山區(qū)缺水的地方都可以成活的很好。
8株,一年生苗高達1米以上。也可早春集中營養(yǎng)缽育苗后移植定苗。國槐萌芽力較強,若培養(yǎng)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當年苗高3-4米,樹干通直,粗壯光滑。
播種繁殖
因種皮有細胞緊密結合的柵欄層,透水性差,播種前,用始溫85-90度的水浸種24小時,選出吸水膨脹的備用播種,余硬粒再處理1-2次。條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畝播種量8-10公斤,7-10天幼苗出土。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樹干彎曲,一般每米長留苗6-8株,一年生苗高達1米以上。也可早春集中營養(yǎng)缽育苗后移植定苗。國槐萌芽力較強,若培養(yǎng)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當年苗高3-4米,樹干通直,粗壯光滑。
扦插繁殖
于十月份落葉后,剪取生長壯實的新枝條,截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國槐,捆成捆放入水中浸泡30小時,讓其吸足水分。然后把強力生根劑用水以百倍濃度比稀釋,再把粘土打成糊狀,涂沾插條根部,馬上扦插到溫室育苗沙床上,溫度保持在30℃左右,濕度保持80%左右。等根部出現(xiàn)嫩根時,要及時移栽到溫室地上,株行距15 25厘米為宜。小苗出齊10厘米左右時澆一次小水,進行葉面肥噴施,促進小苗生長。當外界平均溫度在20℃時,將溫室膜逐步揭掉(切忌一次就去掉膜,以防曝曬小苗),可再用遮蔭網(wǎng)遮蔭一至兩周,以防死苗。
嫁接繁育
1 枝接 用兩年生的普通國槐做砧木,露地在清明前截取長有4至5芽的槐枝段進行腹接法繁育,也可在溫室育砧木苗,在當年六月份進行芽接繁育,這樣當年就可育出成品苗。具體方法:將國槐種子先進行低溫休眠處理,即把種子和沙子(濕度80%)拌和好,放到背蔭處,進行沙化休眠,溫度在0℃左右,以不凍成冰坨為宜。五十天左右就可上溫床催芽,等到百分之四十出現(xiàn)小白芽,就可在溫室做畦插種。六月中旬,當小苗基部長到0.5厘米時就可嫁接。此時主要是芽接,帶木質雙舌對接。方法是:用接刀在砧木基部向下斜切一刀,然后從其上2.5厘米處向切口削下,深度達木質部2毫米,成為一個舌狀槽。再從接穗上用同樣的操作方法切取同樣大小的舌狀芽片放入舌狀槽(砧木和接穗粗細必須相符,不能差距太大,以免造成形成層不能吻合,降低成活率),用塑料膜綁緊,隨后從接芽向上留3至4片葉子,剪掉多余部分,促進營養(yǎng)回歸,使接芽盡快愈合成活。國槐的樹種特性。國槐發(fā)枝率低,樹干中下部無側枝,樹干增粗緩慢,且這些樹大都木質堅硬但木質化進程緩慢,使得幼苗樹干細軟,因苗木上部含水量高,葉片密集,在第二次生長時易萌發(fā)分枝,造成頭重腳輕,經(jīng)風雨日曬,苗木自然彎曲。另外由于害蟲咬食幼尖造成大量萌生枝而形成無頭苗木。
2 芽接 嫁接時,先處理砧木,后削接芽,接芽隨采隨接,以免接芽失水影響成活。采用 丁 字形芽接,先在砧木離地面3.5厘米處切 t 形口,深度以見木質部,能剝開樹皮為度;再用刀尖小心剝開砧木樹皮,將盾形帶葉柄的接芽快速嵌入,用寬2---3厘米的地膜條綁緊{牙上最多覆2層膜,牙上下可多纏幾層}。芽接后培土10厘米高。10-15天后刨開土,檢查成活情況。如芽片新鮮呈淺綠色,說明已經(jīng)成活,否則沒有成活,應在砧木背面重接。
高枝嫁接一般在春季進行。砧木的處理:盡量選取與接穗粗細相近的枝條,在預接部位以上8-----10厘米處剪除(接活后用以固定新芽)其它枝條剪除。
搞好接后管理
秋季芽接的苗木,翌年入春后在芽接點以上18-20厘米處截干。夏季進行3-4次修剪,剪去砧木發(fā)出的枝條。接芽枝條長到8-10厘米長時,在靠近基部處將其縛在活樁上;長到20-25厘米長時,再在上端縛一次。直至接枝木質化,切去活樁,可繼續(xù)留在大田培育大苗。
春天高枝嫁接的,要及時除蒙。當接芽長到4----6厘米時,要及時固定在預留的砧木上,防止被風吹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