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品牌:xx
【規(guī)格】:5G*100袋
【商品說明】:
這款中藥一包兩用,其一是可以御寒、防冷、抗感冒,增強體制,特別適合體虛、畏寒的人群,以及容易痛經(jīng),有婦科病的女性調(diào)理身體使用。其二是可以去除腳氣、腳臭、腳汗,效果顯著哦~
淘寶改屬性記錄都沒有了哦!找到幾個`親們看下呢~~本產(chǎn)品主要以山姜為原料再配以三十多種名貴中草藥配制而成。配方科學(xué),其有效成分通過皮膚滲透和吸收,能活血化淤,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調(diào)解人體系統(tǒng)功能,可防寒、防冷、防感冒,達(dá)到殺菌、除臭、止癢,解除疲勞,愉悅身心,預(yù)防保健之功效。
【主要成分】:老姜、花椒、五加皮、獨活、威靈仙、松節(jié)、丁香等。
【用法用量】:每袋先用沸水1公斤浸泡,攪拌3-5分鐘,加入適當(dāng)?shù)乃{(diào)至適宜溫度,浴足20分鐘即可。連續(xù)使用3-7天可清除腳汗、腳臭、腳氣,長期使用效果更佳。
下面是山姜的藥理記載,加深大家對山姜的了解哦~
山姜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美草(《本草經(jīng)集注》),箭桿風(fēng)(《草木便方》),九姜連(《峨帽藥植》),姜葉淫羊藿(《貴州民間方藥集》),九龍盤(《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根莖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和山姜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分歧。單葉互生,3~4片,2列,葉片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5~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光滑無毛,下面密被茸毛??偁罨ㄐ?,密被銹色茸毛,長10~15厘米;花白色帶紅條紋,長約25毫米;花萼圓筒狀,長1厘米,直徑4毫米,先端3裂;花冠長圓形,先端3裂,花萼與花冠均被絹毛;唇瓣卵形,有波狀缺刻,橙紅色;雄蕊1;花柱1,超過藥隔,子房下位。果實闊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紅色,表面被細(xì)毛;種子多數(shù)?;ㄆ?~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溝邊或林下濕地。分布湖北、四川、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花(山姜花)、種子(土砂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在栽種2~3年后的3~4月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辛,溫。
①《本草拾遺》: 辛,溫。
②《綱目》: 辛,熱,無毒。
【功用主治】溫中,散寒,祛風(fēng),活血。治脘腹冷痛,風(fēng)濕筋骨疼痛,勞傷吐血,跌損瘀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
①陶弘景: 腹中冷痛,煮服甚效。
②《本草拾遺》: 去惡氣,溫中。治中惡霍亂,心腹冷痛,功用如姜。
③《草木便方》: 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風(fēng)濕四肢麻木,煎服;中風(fēng)頑痹,煎湯洗。
④《峨帽藥植》: 治無名腫毒。
⑤《貴陽民間藥草》: 根莖和葉:溫肺,散寒,止咳。
⑥《四川中藥志》: 根莖:治勞傷吐血,跌損瘀血停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