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wǎng)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lián)網(wǎng) » 產品經(jīng)理如何解決產品和運營六大問題

產品經(jīng)理如何解決產品和運營六大問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8-12 10:38  來源:i黑馬  瀏覽次數(shù):14
   1、關于產品和運營的互動
 
  產品和運營不用分的那么細,大家都是全才,然后有某項特別突出:例如邏輯性強,大局觀好,那么就去做產品,親和力強情商高有鬼才,可以做運營。
 
  在產品規(guī)劃過程中,運營應該如何配合PM,完善和規(guī)范產品的規(guī)劃呢?比如做一個陌生人交友的應用,運營需要做的是找準自己的用戶在什么地方。而產品經(jīng)理則很容易沉入交互和產品的細節(jié),特別是一些大局觀不強的產品經(jīng)理。他們更喜歡說“我用了facebook的時間線”我這功能是TW的。但是哪個用戶會在意這個?
 
  產品容易摳細節(jié),而忘記了自己應該站的方向。
 
  運營需要提醒和告訴PM,這個產品面向的人群是誰,是北上廣深,還是某某鎮(zhèn)KTV的官方應用?產品市場需求不一樣,那么他們的產品形態(tài)和結構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要做一個陌生人的應用。運營應該對產品說:“現(xiàn)在有陌陌了,你他媽的別閉門造車了!”我們不需要重新發(fā)明輪子!
 
  運營需要告訴產品:不要去做陌生人的,而是去做你身邊20-25歲的陌生年輕女人。這需求就精準了。特別是在現(xiàn)在,大家都在嚷著做平臺,但是其實很多更垂直和小而美的需求一直存在著,這就是需要運營去發(fā)掘的。
 
  MRD,BRD,PRD……這種,其實誰做都可以,就看你領導的口味了。這些文檔,你可以寫周報用,但是對于產品來說,不是必須的。運營要多去挖掘精準垂直的需求,以便給產品更精確的定位。例如百度的PK大咖,其實他們的人臉識別技術一直都有,并且專門從美國挖來的科學家做的,但是之前沒有運營能提出來好的爆發(fā)和利用的點。
 
  運營一方面需要告訴PM這個產品的用戶在哪,另一方面,你也要告訴PM這個產品的市場和出路在哪。所以運營這個職位,其實若是細化,則可以分為用戶運營,內容運營,商務運營??吹竭@幾個詞,基本就能發(fā)現(xiàn),其實運營需要做的活挺多的。一個好的運營,也要能從數(shù)據(jù)里發(fā)掘出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和趨勢,為產品的迭代提供證明。
 
  運營一定要最開始就加入產品開發(fā)工作中,和產品經(jīng)理做好分工和調研。一個項目的開始,運營需從立項就加入。負責市場調研、用戶調研、合作方聯(lián)系,運營內容準備。產品主要做項目規(guī)劃、產品脈絡、產品規(guī)劃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在做的過程中不斷的去修正產品的失誤。要不然,最后產品做完,木已成舟,運營要去運營并維護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東西,產品發(fā)現(xiàn)你運營他的東西,你一點都不高興。大家都在負能量。
 
  2、新產品上線時,如何冷啟動,獲得第一手的優(yōu)質種子用戶呢?
 
  第一批種子用戶,一定要有發(fā)芽的能力能長成參天大樹。從他們,影響到產品的目標用戶。所以這幫種子用戶,需要的不是數(shù)量,而是質量。你不是去等著他們來,而是需要運營去挖掘。守株待兔是不可取的。
 
  例如陌生人交友類的應用,它的種子用戶一定是一些單身美女,例如業(yè)余車模/showgirl之類的,然后靠他們來吸引第一批漢子進來。要給這些種子用戶一些夢想,一些成長的空間。讓她們成為某某某縣某某鎮(zhèn)某某小區(qū)的區(qū)花。那么她們也會自發(fā)的讓身邊的屌絲們上來看看自己的光彩照人。
 
  再例如新浪微博,剛出來的時候靠的是名人效應和意見領袖,來吸引大眾粉絲及用戶的參與。
 
  為什么要成為種子用戶,這就是運營的手段了。例如YY,9158,六間房,主播都是可以有收入的,所以她們樂意。例如新浪,對大腕是簽合同送東西發(fā)錢。對草根是給你成為大腕的機會。需要根據(jù)產品和所能掌控的資源,去決定其運營方式。
 
  吸引用戶留住用戶是目標,其他一切都是手段。手段是多樣化的,善變的。
 
  evernote當年剛出來的時候,我就是因為看到一個加拿大朋友的博客分享才去用的。用完之后,我又給部門的人推薦。這就是第一批種子用戶的重要性。
 
  3、產品上線后,增加注冊用戶數(shù)等指標成為運營的工作重心,這種情況下如何獲得真實用戶的青睞?
 
  不同的產品,其實不同的階段衡量的指標都是不一樣的:注冊用戶數(shù)對有些應用很重要,只是對于電商類的來講,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很多時候,數(shù)據(jù)也是需要包裝的。也許一樣的數(shù)據(jù),只是比例尺的不一樣,看到的曲線就完全不一樣。而運營要學會包裝產品和自己的成績。
 
  4、掌握了用戶數(shù)據(jù)之后,怎樣對運營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挖掘?
 
  分析運營數(shù)據(jù),最重要的是舍得,要學著扔掉一些數(shù)據(jù)噪聲,并不是所有數(shù)據(jù)都有用的。例如你做一個付費的手電筒APP,那么可能因為這個地區(qū)經(jīng)常停電,用戶活躍度非常高。但是這個和產品核心有關聯(lián)嗎?NO,關注的應該是安裝量和盈利。
 
  先要想清楚產品是什么樣的,核心的數(shù)據(jù)字段是哪些,最應該的是想一下這個產品的初衷是什么,也就是想要什么樣的結果,是掙錢,還是要安裝量,還是要解決某人的問題?
 
  按照結果來逆推想要的運營數(shù)據(jù)指標。如果是掙錢,那么可能跟它有關系的是每個用戶的平均繳費,繳費頻率,利潤率等;如果是安裝量,那關注的則是活躍度,留存率,流失率等;如果是其他的,那么你應該關注的是你的BOSS想要什么?
 
  5、產品新上線,老板希望低投入高回報,遇到這樣的問題,運營同學應該如何解決?
 
  運營需要的是去教育老板,很多時候是付出才能有回報。很多上司不懂業(yè)務,不喂雞食,卻讓雞下蛋,這樣的老板,還真不少。這種情況,就是看人下菜。
 
  關注一下老板對業(yè)內哪個產品比較喜歡和推崇,然后去分析一下人家的資源??纯此麄兊耐度氘a出比。是自己真的沒做好,還是老板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接著再來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如果是全新的業(yè)務,那么運營首先要做的是對業(yè)務的市場與現(xiàn)狀分析,做好智囊;而且要先給老板打個預防針“你丫的要做這個新業(yè)務,可要舍得拿錢”。還有就是風險預估,很多運營是忽略了這一點。這樣容易在大家的報告里畫大餅。
 
  有產品的地方就有風險。風險包含各種方面,例如資源不到位無法推出產品的風險;例如水平不夠做不出想要的東西的風險;例如資金不到位無法做宣傳推廣的風險。要看老板能否承受。
 
  6、運營怪產品不行,產品怪運營沒運營起來,雙方脫節(jié),如何解決?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推出來,然后讓運營去收集用戶的反饋,看看用戶怎么看這個產品。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他們不在乎網(wǎng)站功能是否多是否牛逼,而在乎自己最想要實現(xiàn)的功能是否有。例如鐵道部的12306,他們要是做社交做瀑布流有人關心嗎?所有人只要能買到票就好了!所以剛才說的那個,看看運營關注的功能缺失,用戶是否在意即可。
 
  寫在最后
 
  指標只是目的,運營只是手段!目的是固定的,手段是多樣的,不同的產品,不一樣的市場,各種因素的交織形成運營的各種不同。十八般武藝,你,準備好了么?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