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新聞晨報:你看得懂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這樣詮釋《前赤壁賦》,不知道蘇軾看了會有什么感想?
近日,一張被網(wǎng)友惡搞“象形版”的蘇軾《前赤壁賦》圖片網(wǎng)絡走紅。眾網(wǎng)友在表示“也太有才了”的同時,想起自己當年苦背這篇課文的場景,不禁感嘆道:“這是一個增強記憶的好方法啊!”
@靜軒80:詮釋的還算精彩,初看有些許吃力,誰家的奇葩???
@叮呤125:人才,絕對的人才,看了很容易背誦。不過得多無聊的人才會這么有創(chuàng)意?
@pxz_bang:甲骨文什么的都弱爆了!
@JJCoffee_JSK:哈哈,高手在人間?。?
@辰涅:膜拜!不過感覺不如寫字來得快啊。
@小小宇2968583247:太有才了!這是小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