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wǎng)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行政化限價難阻北京房價攀漲

行政化限價難阻北京房價攀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11-14 09:38  瀏覽次數(shù):22
  北京不斷收緊的行政化限價措施,難以真正阻止房價繼續(xù)攀漲。
  近期,北京市住建委組織了北京各大在售樓盤召開了“吹風會”。據(jù)相關媒體報道稱。北京市住建委要求包括,漲價樓盤一律不批、高于4萬元/平米的樓盤今年一律不批預售證等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有關要求還體現(xiàn)出特別強的針對性,杜絕打“擦邊球”行為,例如有的開發(fā)商借捆綁精裝漲價,也明確不允許,而之前這一做法是被默認的;有的樓盤上次取證還在一年前,也被要求新取證房源漲價不能超過10%。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北京市住建委這一規(guī)定實際上很難得到執(zhí)行。某個即將開盤的開發(fā)商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等待預售證最終審批結果,如果北京市住建委最終批準的預售價格與他們實際申請價格有差距,他們就將采取捆綁其他方式進行預售,比如捆綁工程改造或者捆綁空氣凈化器銷售等。
  該人士稱,由于他們所在的樓盤上一期開盤是去年年底,開盤價格相對較低。由于這是他們公司在北京所剩不多的產品,當初購入的地價也不便宜,他們很難按照北京市住建委審批的價格銷售。
  另一個正在進行捆綁精裝修銷售的樓盤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也沒有解除捆綁精裝修的打算。“建委只是建議不要捆綁精裝修出售,并沒有說一定不可以。”
  根據(jù)亞豪機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1月4日-11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場僅有1個項目入市,即通州區(qū)的潤楓領尚,共提供住宅產品136套,預售許可面積1.2萬平方米,相比上周(10月28日—11月3日)分別減少70.6%、74.3%。而截至統(tǒng)計到11月10日,11月上旬僅有5個項目入市銷售,是今年各月同期開盤項目最低的一個月,與春節(jié)所在的1月同期持平。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11月逐步進入一年中的銷售淡季,通常年份房企也會減少推盤量,2011年、2012年的11月,北京也僅分別有27個、21個項目開盤,今年11月推盤量這么少,是在住建委年底控制房價的6條新規(guī)壓力下,開發(fā)商或主動,或被動的延遲開盤。6條新規(guī)中“年底前單價4萬元以上住宅項目不再發(fā)放預售許可證”將直接導致中高端項目集體缺席歲末新盤市場。此外,“無論期房、現(xiàn)房,漲價項目均不批證”、“不允許捆綁精裝銷售”的要求,則意在堵塞之前各項目“曲線漲價”的實施路徑。很多項目現(xiàn)在的實際售價要高于住建委審批價格,在各大主流房企已經完成全年銷售任務,將提升利潤水平作為當前的主要任務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年末剛需項目供應量的減少。
  高姍認為,4萬元預售禁令,將直接導致了別墅市場2013銷售季的終結,最后兩個月供需均將受到較大限制。部分中低端項目或因已完成銷售計劃,或因預期的改變主動推遲入市銷售,因此年底前入市項目將寥寥無幾,甚至將再次出現(xiàn)“零供應”現(xiàn)象。受此年末兩個月的成交量將持續(xù)低迷,甚至可能再創(chuàng)年度新低。
  據(jù)了解,原本預計11月入市的龍湖雙瓏原著、泰禾北京院子、山水文園西園等高端別墅房源可能遭遇難以取證入市的窘狀。從成交情況來看,雖然這些高端類別墅產品并不是市場成交的主力,但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自下半年開始,單價4萬元以上的別墅類產品成交占比呈顯著上升趨勢,10月份單價4萬元以上的別墅成交占比為15%,而在上半年各月當中,這一成交占比都在10%以下。
  從北京目前行政手段調控方式來看,住建委的行政調控,僅僅會人為降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并未對房價產生實質的影響,而由于限價持續(xù)收緊,開發(fā)商變相采取其他捆綁方式以達到漲價目的,最終仍將加重買房人的首付負擔。而這與調控的本意背道而馳。
  業(yè)內人士認為,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的信息來看,行政化調控方式可能不會長期持續(xù)。21世紀不動產集團市場發(fā)展中心總監(jiān)桑豫峰表示,雖然三中全會決議并未對土地制度改革和房產稅改革提出具體的意見,但這個文件是綱領性、全局性的,具體改革方案有賴于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作出部署。這次會議是深化改革的動員大會,包括房地產制度改革在內的經濟體制改革,將會全面有序推進,對此我們應該有信心。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宏偉認為,就房地產市場而言,三中全會之后,通過“增加供應改變供求關系,稅費手段改變市場需求結構”等市場化的調控手段會更加突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更加明顯。待市場手段、經濟手段可以發(fā)揮其對市場主導影響作用之時,以限購為主的行政化手段將逐漸退出房地產市場。
? ??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