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fā)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產業(yè)透視 » 取消限價 530種低價藥向市場詢價

取消限價 530種低價藥向市場詢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5-09 13:36  瀏覽次數:18
  就在國家衛(wèi)計委等八部門發(fā)文力挺低價藥保障供應不到一個月后,昨日,國家發(fā)改委公布《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宣布放開低價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以鼓勵低價藥品的生產供應。業(yè)內認為,此舉對藥企來說是重大利好,企業(yè)將重拾生產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8毛錢一小瓶的氯霉素眼藥水、5毛錢的滴鼻凈……最近幾年,這些管用的低價藥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發(fā)現,5塊錢以下的藥幾乎在藥店絕跡。由于中標的零售價過低,此前曾曝出甲亢患者每天都要吃的藥“賽治”斷檔。此外,早在三年前,全國就有多個地區(qū)出現了魚精蛋白短缺。這種一盒售價10多元的藥是心臟病手術時的普通常用必備藥,其斷檔導致許多心臟病體外循環(huán)手術被迫叫停,病人“命懸一針”的窘困當時讓各部門將廉價短缺藥供應重視起來,一些地區(qū)以建救命藥儲備庫等方式迫使企業(yè)加大生產魚精蛋白。
?  為此,《通知》要求,對低價藥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在日均費用標準內由生產經營者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及競爭狀況制定具體購銷價格,以鼓勵低價藥品的生產供應。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只要滿足這個標準的藥品就自然進入低價藥品清單。清單涉及530個品種中的1154個劑型。日常常用的青霉素V、阿莫西林、慶大霉素等部分劑型均在清單之上。中國醫(yī)藥企業(yè)管理協(xié)會會長于明德認為,藥品是特殊商品,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限價并不意味著藥品的銷售完全市場化,相關部門為低價藥設立門檻還是十分必要的。
  伴隨著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廉價藥品總是難逃“短缺”命運。相對于高價藥品而言,低價藥利潤更低,消化成本上漲能力有限。在招標降價以及零售限價的雙重考問下,企業(yè)生產供應低價藥品的意愿不高,公立醫(yī)院以藥養(yǎng)醫(yī)的現狀也使得醫(yī)生缺乏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于明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于近幾年政府組織的藥品招投標經常出現“價低者得”,很多藥品中標價格被迫低于成本,企業(yè)的生產意愿很低。“進入低價藥品清單的可以不通過招投標而直接掛網銷售,藥價由市場決定,因此未來藥品價格將更加趨于理性。”于明德說,《通知》對于藥企來說是重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低價藥品清單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劑型問世、藥品用法用量變化,或者原有劑型調整,都有可能使具體品種日均費用發(fā)生變動。這意味著隨時會有某些藥品的劑型進入或者退出低價藥品清單。對于清單中所涉的藥品,國家發(fā)改委稱,其中包括但不僅限于目前臨床使用中供應短缺的藥物。此外,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稱,低價藥品大多是生產企業(yè)眾多、競爭比較激烈的藥品,放開最高零售限價,市場實際交易價格不會出現普漲現象。下一階段,對低價藥品價格變動頻繁或者變化幅度較大的,價格主管部門要開展專項調查,重點監(jiān)督企業(yè)不合理提價行為。“目前我國藥品生產總體上供大于求,生產能力很強,不僅競爭激烈,而且藥品相互替代性也很強,任何企業(yè)很難隨意推高藥價。”于明德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